AMB陶瓷覆銅基板作為一種高性能的電子封裝材料,其銅層與陶瓷基板之間的結合強度是衡量其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。剝離強度作為表征結合強度的重要參數,能夠直觀地反映銅層與陶瓷之間的附著力。下面金瑞欣小編將通過對比AMB陶瓷覆銅基板與DBC陶瓷覆銅基板的剝離強度,深入探討AMB工藝的優(yōu)勢。
一、AMB陶瓷覆銅基板剝離強度的影響因素
AMB陶瓷覆銅基板的剝離強度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,其中基板材料、界面強度、制造過程中的殘余應力、工藝缺陷以及所承受的載荷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。在這些因素中,界面強度的影響尤為顯著。
在不考慮界面奇異點的情況下,垂直于AMB陶瓷覆銅基板界面的正應力被定義為剝離應力,而作用于基板界面的面力則被定義為剪切力。與之相對應的強度分別被稱為剝離強度和剪切強度,它們是評價AMB陶瓷覆銅基板強度的重要參數。剝離強度和剪切強度與母材(銅、陶瓷)的強度、制造工藝參數以及界面相晶體組織結構等因素密切相關,因此需要通過試驗來準確獲得。在行業(yè)內,剝離強度常被用作AMB陶瓷覆銅基板性能評價的標準。
二、AMB陶瓷覆銅基板剝離強度測試過程及數據
為了準確評估AMB陶瓷覆銅基板的剝離強度,我們選擇了一致的剝離測試設備,并在相同的溫度和濕度環(huán)境下,對不同材質的AMB陶瓷覆銅基板上的銅箔和銅片與陶瓷的粘接度進行了測試。
測試的環(huán)境條件為溫度25℃、濕度65%。我們選取了四種不同材質的AMB陶瓷覆銅基板作為測試樣品,分別是氮化硅基板(陶瓷厚度0.32mm,雙面覆銅0.3mm)、氮化鋁基板(陶瓷厚度0.64mm,雙面覆銅0.3mm)、ZTA基板(氧化鋯增強氧化鋁陶瓷,厚度0.32mm,雙面覆銅0.3mm)以及氧化鋁基板(陶瓷厚度0.38mm,雙面覆銅0.3mm)。每種基板均測試了5個樣品。測試時,樣品銅線條蝕刻寬度為3mm,位移施加速率為50mm/min。測試結果如表1至表3所示。
從測試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,AMB陶瓷覆銅基板的剝離強度最低為17.16N/mm,這一數值遠高于DBC基板公開的平均剝離強度10N/mm。盡管剝離強度并不能完全代表產品的綜合性能,但它至少可以證明,在AMB工藝中,陶瓷與銅的焊接性能、界面致密性以及界面結合強度都優(yōu)于DBC基板。
10多年來,金瑞欣一直專注于陶瓷電路板的研發(fā)生產,有豐富的陶瓷電路板制造經驗。精通DPC、AMB、DBC、LTCC、HTCC制作工藝;擁有先進陶瓷生產設備和技術,以快速的交期和穩(wěn)定的品質滿足客戶的研發(fā)進程和生產需要,品質優(yōu)先,占領市場先機。陶瓷板交期打樣7~10天,批量10~15天,具體交期要看陶瓷電路板圖紙、加工要求及其難度,快速為您定制交期,以“品質零缺陷”為宗旨,提供優(yōu)質的產品和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