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基板表面鍍膜技術都有哪些
陶瓷基板導熱性好、絕緣性高、較低的介電常數(shù)和良好的高頻性能,被廣泛應用到半導體器件、集成電路、通訊、醫(yī)療電子等產(chǎn)品領域。氧化鋁陶瓷基片或者氮化鋁陶瓷基片經(jīng)過金屬化后具備更好的電氣性能。以下總結陶瓷基板表面鍍膜技術方法。
一,直接敷銅法
直接敷銅法是在AlN基片上,通過Cu-O共晶液相與Al2O3發(fā)生化學鍵合反應而實現(xiàn)的。在制備AlN-DBC 基板之前,必須對AlN陶瓷表面進行熱處理,以使其表面形成 Al2O3薄層,然后將銅箔貼于基板上,在1065℃左右形成Cu-O系共晶溶液,與Al2O3薄層發(fā)生鍵合反應,從而使AlN和Cu結合在一起。直接敷銅法工藝過程中,要嚴格控制銅箔和AlN陶瓷基片預氧化的溫度、氣氛和時間,以使銅氧化生成 Cu2O,在界區(qū)與Al2O3反應,提高 AlN 和 Cu 的結合強度。
直接敷銅法優(yōu)點是:結合溫度低(1065~1075℃ ),導熱性好,附著強度高,機械性能優(yōu)良,便于刻蝕,絕緣性及熱循環(huán)能力高,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。缺點是:AlN陶瓷進行表面熱處理形成的氧化物層會降低AlN 基板的熱導率。
二,薄膜法
薄膜法是采用真空蒸鍍、離子鍍、濺射鍍膜等真空鍍膜法將膜材料和AlN陶瓷表面結合在一起。在AlN陶瓷表面金屬化過程中,金屬膜層與陶瓷基板的熱膨脹系數(shù)應盡量一致,以提高金屬膜層的附著力。AlN陶瓷薄膜金屬化主要是依靠固態(tài)置換反應使金屬層和陶瓷基片連接在一起,對于Ti、Zr等活性金屬,其反應吉布斯自由能為負值,反應容易實現(xiàn)。目前,研究最多的是Ti漿料系統(tǒng),Ti層一般為幾十納米,對于多層薄膜,則在Ti層上沉積Ag、Pt、Ni、Cu等金屬后進行熱處理。
薄膜法優(yōu)點是:金屬層均勻,結合強度高。缺點是:設備投資大,制作困難,難以形成工業(yè)化規(guī)模。
三、化學鍍法
化學鍍法是指在沒有外電流通過,利用還原劑將溶液中的金屬離子還原在呈催化活性的物體表面,使之形成金屬鍍層。化學鍍法金屬化機理主要是機械聯(lián)鎖結合,結合強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基體表面的粗糙度,在一定范圍內,基體表面的粗糙度越大,結合強度越高。在AlN陶瓷表面化學鍍Ni-P合金,先將AlN基片用超聲波清洗,去除表面雜質,置于NaOH溶液中腐蝕,再置于含鎳鹽的鍍液中進行化學鍍。
化學鍍優(yōu)點是:設備簡單,成本低廉,無需二次高溫處理,易于大規(guī)模生產(chǎn)。缺點是:AlN陶瓷表面與金屬層結合強度不高。
四,厚膜法
厚膜金屬化技術一般采用含玻璃料的糊劑或印色,在陶瓷基板上通過絲網(wǎng)印刷形成封接用金屬層、導體(電路布線)及電阻等,經(jīng)燒結形成釬焊金屬層、電路及引線接點等。AlN陶瓷厚膜金屬化技術過程中,導體漿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厚膜漿料一般由粒度為 1-5m 的金屬粉末組成。目前,研究者采用Cu-Ag合金摻雜Ti作為金屬化系統(tǒng),以磷酸二丁酯(DBP)作有機載體,用絲網(wǎng)印刷工藝對AlN 陶瓷表面進行金屬化處理。
五、激光覆銅法
激光覆銅法是聯(lián)合國家光電實驗室研發(fā)的新型陶瓷金屬化方法,采用高能激光,對陶瓷以及金屬表面進行分解,然后以離子態(tài)使其結合,結合強度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45Mpa,穩(wěn)定性極高,并且大大提高了生產(chǎn)效率,對整個陶瓷行業(yè)而言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。更多陶瓷基板鍍膜相關咨詢金瑞欣特種電路。